賈倍思,香港大學建筑系副教授、鮑姆施拉格·埃伯勒建筑設計(BE)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和主創建筑師并擔任建筑研究與創新國際協會(CIB)W104“開放建筑”工作組的聯合協調人,博士生導師和建筑設計教師,還先后擔任香港大學建筑學教研組組長。他還在香港大學講授中國建筑史,亞洲建筑史,和城市住宅發展等方面的課程。他帶領學生先后在國際性和區域性比賽中獲得超過30個獎項。并發表了著作《居住空間適應性設計》,《長效住宅》,《型和現代主義》,《大師建筑畫》等專著。
他在訪談中說道疫情的影響:可能我們從來沒有機會認真地想過,以家為中心的室內生活環境多么重要。這次疫情讓很多人長時間待在家里,能讓人反思生活的素質和空間的關系。疫情過后,更多的人會更加習慣待在家里了,甚至家庭辦公的人會多起來,生活方式也會出現變化。可能會對建筑的空間,特別是室內空間的素質要求更高。
現代城市和建筑設計,特別是針對中低收入的城市住宅設計,在20世紀初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。從高密度的陰暗潮濕的多層街巷式的住宅,變成了今天我們習以為常大間距,大開窗,強調綠地,采光和通風的住宅形態。這種變化起因于當時歐洲連續不斷的瘟疫,需要城市和建筑以形態的改變,來提高人的健康水平。所以建筑形態,人的健康和瘟疫在建筑史上曾經密切相關。
從技術角度來看,廚房、衛生間和管道的設計會出現很大的改進。從人文角度看,建筑室內的綜合質量,特別是感性素質會有大的提高——因為家是人身心健康的最后堡壘。居住形態的研究以后會更關注服務設施,居民健康和空氣質量, 特別是負氧離子和PM2.5。
既然建筑和社會文化有關,它的價值就會超越結構,功能和規范。不同于裝置藝術,真正的標新立異的建筑,一定是多學科結合,和團隊共同努力的產物。建筑的美是多方面的需求,包括結構和安全需求的綜合體。也就是說建筑的好壞不能單靠肉眼來判斷,需要結合知識、體驗、經驗甚至數據綜合考量。
中國建筑設計和中國的其他許多行業一樣,過去二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。這首先得益于中國的開放政策,其次得益于全球化的趨勢,當然更主要的中國建筑師自己的努力。但前兩者是條件。中國建筑如果要為世界建筑行業做出更大貢獻,一方面要發揮自己的歷史文化內涵,找到基因和動力,另一方面可能更加重要,就是打破“出生地”的精神包袱。